元根建築筆記
手札 相本
  • classification
  • 設計之想與非非想(20)
  • 小住宅 開開 特輯(5)
  • 不開卷也有益(7)
  • 幕後花絮(9)
  • 南星學園(18)
  • 英日雙俠(13)
  • 洞洞 與 縫縫(8)
  • 官方情報(19)
  • 教育訓練(0)
  • editor
  • 元根易記(3)
  • 烏美拉拉(38)
  • 逗豆發牢騷(5)
  • 天涼個好秋(15)
  • 美工的單人派對(14)
  • L.J(0)
  • 喔嗨唷工作室(9)
  • 西境日記(0)
  • 慧心一笑(1)
  • 天光生舞台(8)
  • 拈花惹草(2)
  • 哈魯加蛙的沼澤(1)
  • 青春美麗藝廊(1)
  • 正反派(1)
  • 見微蜘蛛人(2)
  • 水草泡泡(1)
  • 荻(0)
  • 說夢話(0)
  • 小天地(0)
2012.08.13 洞洞雜炊 洞洞 與 縫縫

梅子常用"真善美"形容元根的家屋,來住完Erik也寫說"光是善的總成"。

那我有想像如果是一位內心常有掙扎,或在比較灰暗領域的藝術中作研究的人,他有沒有辦法待這個如此光明正面的環境。曾教授那天有提到"犯罪分子"這部電影,阮老師說這部片很depressed引起我的好奇,入住洞屋前的週五下班,我先進來準備,打算要看這部電影,可能現在夏天比較晚天黑,亮亮的,大大的,我一直沒辦法專心,總覺得哪裡不對,後來八點左右,暗了,很靜,才慢慢能進入狀況。

空間果然有著自己的性格。先撇除元根風格素淨的內裝,由於開窗與虛空間引進的光亮,有善與聖潔的隱喻;包容自然元素的土跟樹以及風,又有純真、回歸之感。

所以我覺得這個空間特別適合家庭,適合小孩。

 

 

當別人描述住在這個空間的感受,我大概可以想像,不過住進來以後,是親身經歷到!

我的體驗朋友到齊是在禮拜五晚上十點半,長途開車已經有些疲倦,但是一進到屋裡,空間先讓人驚豔一陣,加上朋友相聚,有點太亢奮,很晚才入睡。小祈認床睡不著,她爸媽也只好天亮才入睡。隔天一早又出門,中午回來大家都很累了,就陸續去午睡。

我睡在三樓盡頭那一間,三點半醒來,男友不在身邊。這時屋子裡的氣氛不一樣了,感覺異常沈靜。有下過一點雨暗暗的,遠處打著悶悶的雷,聽說有颱風要來。

我開始走下樓,一間一間察看,朋友們都還在睡,雖然還沒找到其他人,但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心,我想這就是以往大家形容的「堅實的家屋」。下到一樓,我看到中庭的樹在雨中擺盪,同時看到一個畫面,是男友抱著小祁,小祁的媽媽在餵食物泥。

那個時刻我感受到一種安祥的幸福,還有以前在作網頁的「住宅靈感」中有一項「凝凍的記憶」,它是住宅靈感中最難表達的一項,因為那是內心的,而且也不是我的親身經歷。然後在這一刻,我懂了。除了眼見的畫面,還有那個時空當下的寧靜,我永遠不會忘記。



除了親身理解曾被提出的觀點,我也希望透過體驗能有新的看法被提出。讀了小豆為洞屋寫的散文「家族的樹」,以及這半年與洞屋陪伴下來,讓我弄懂了曾經困惑的一些事。

曾經我很不能理解,那些有皇室的民族,人民看待皇室究竟是他們的什麼?當天皇出來講話時,日本人何不想說,那就是一位不認識的老先生在說話,天皇講話跟首相講話有什麼不同?女皇登基六十週年為什麼要如此關注,王子娶了誰又那麼重要嗎?那不是國內一個陌生的家族的家事嗎?

後來我可以想像他們的心情了。我想皇室之於人民,就像長老之於村民,也就像家族的樹之於家族。

而要造成這樣的關係,需要兩個要素,一是「情感投射」,一是「見證歷史」。

體驗的時候,朋友問我這顆樹是什麼樹,我總不想回答光臘樹,因為我不喜歡這個名稱,總覺得太學術,怎麼不像梧桐、菩提、白水木...這種聽起來比較可愛親切一些。甚至想給它起一個新名字好了。但其實它恐怕什麼都不知道,也不在乎,這只是我一廂情願地把情感付出了,所以它跟其他的光臘樹已經不一樣了。相較於玄關的青楓,我並沒有對它投入感情,我想這是因為它沒有看著我吧。

想像如果這裡住了一家人,人事與內裝都會隨著時光變遷,中庭這顆樹卻將一直存在。如果這家人遭逢巨變,或是有重大岐見,然後這顆樹托夢了!樹神說了什麼應該會很有影響力吧!這顆樹平常"照看"著這我們,就像村子裡的長老平常什麼都不說,卻事事看在眼裡。就像日本人想到天皇就會感念大和民族久遠的歷史。

樹、長老、天皇的存在是一股「凝聚」的力量。這種力量是因為它見證了歷史,能夠「見證歷史」必需要「恆常不變」,所以這不是一株盆栽、一位總統能夠取代的事。

 

 

朋友啟程離去後,我在這裡看了電影、簡單料理晚餐,體驗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,我突然有很強烈的欲望,想要去待在二樓起居室,整理心情。

這跟彩虹來了說的不謀而合,他們說在第三天開始想要創作。我想不見得是第三天,大概是在跟屋子「謀合」了之後。

 

八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