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根建築筆記
手札 相本
  • classification
  • 設計之想與非非想(20)
  • 小住宅 開開 特輯(5)
  • 不開卷也有益(7)
  • 幕後花絮(9)
  • 南星學園(18)
  • 英日雙俠(13)
  • 洞洞 與 縫縫(8)
  • 官方情報(19)
  • 教育訓練(0)
  • editor
  • 元根易記(3)
  • 烏美拉拉(38)
  • 逗豆發牢騷(5)
  • 天涼個好秋(15)
  • 美工的單人派對(14)
  • L.J(0)
  • 喔嗨唷工作室(9)
  • 西境日記(0)
  • 慧心一笑(1)
  • 天光生舞台(8)
  • 拈花惹草(2)
  • 哈魯加蛙的沼澤(1)
  • 青春美麗藝廊(1)
  • 正反派(1)
  • 見微蜘蛛人(2)
  • 水草泡泡(1)
  • 荻(0)
  • 說夢話(0)
  • 小天地(0)
2011.07.29 《住まいの礼節》1-1取消一個,緩辦二個 英日雙俠

設計即為不斷地縮小需求的過程

食、衣、住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。其中「住」包含了最複雜又困難的課題。特別是在日本要購得住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是為了生活卻又不得不需要住宅,所以慮及家人的未來後,通常就會下定決心要買「一生中最貴的東西」。

 ►道路及住宅的剖面圖  一樓是開放式空間,二樓是陽台。

如果是這樣的話,誰都會希望「絕對不許失敗!」,自然也熱衷於其中。

我們常會聽到「沒有改建三次是無法蓋出令人滿足的住宅」,但我覺得不管改建幾次也無法蓋出令人完全滿意的房子。

這是因為人們的「願望」和「夢想」會接二連三如湧泉般不斷地冒出來,所以能夠令人完全滿足的住宅應該是不存在的。人生中,如能擁有一次參與興屋的機會是很幸福的。假設真能如此,因為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,對於住宅抱有很多夢想的確是比較好。但我們只能實現部分的夢想。所以才被稱為夢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►向道路開放的正面景觀  平常是腳踏車放置處,也可供作雨天時孩子們的嬉戲場所等能多方使用。

 

我們可以先下個結論:擁有良宅的竅門在於,先試著節縮需求,而非著力於如何實現越多要求越好。

似乎從無止境的需求分辨出什麼是必要的,並縮小它,這真的很重要。

為了建造出良好的住宅,減少希望、需求,並且緩辦剩下的部分,不能實現的就別先考慮了,就把它當成是逐「夢」的樂趣吧。





►第一案  停車場在南側,北側為庭院,以及其他個別所需,各式各樣的空間被細分化後變得非常狹窄。

可以這麼說,不要將許多夢想橫列展開,而應該以縱向來思考。不能一次就將這些夢想全部實現,必須時時顧及家庭成員及其經濟狀況,依序將夢想實現才是擁有良宅的竅門。

正如骨架與填充體的概念,房屋結構的框架即為骨架,在裡面置入的物品即為填充體。骨架的結構在一開始建造時,就必須因應可能逐步增加的必要空間。

如同這個想法,首先建造堅固的結構、屋頂和外牆等重要部分,內部的裝修等到第二階段的工程才不會花大錢。之後逐步充實,此時的用途就能與住宅相符。


 


►第二案  試著改成南側是庭院,北側是停車場。南側庭院狹窄,且從客廳可以看到前方住宅的內部,如此一來並不美觀。

例舉一個不斷修改設計的住宅,原先的第一案(頁12)與第二案就是滿溢了許多需求的住宅。我想你能明白當這些相當豐富的空間都無法割捨,而臥房、廚房、飯廳等就會變得非常狹窄。

同時,我們把條件整理一下,並試著分析看看,我總覺得車庫和庭院這兩處是個瓶頸。如何讓車子不要壓迫到日常生活,我不斷思考這類的問題‘。

在此,放棄車場和草地的庭院如何呢?在向陽的花園和門口殺風景的放一台車,並且每天從早看到晚,不管是誰應該都不想過這樣的生活。

汽車就在身旁或許是很方便。但是以一周才使用一次的車位為優先考慮的話,會有種好像住在停車場的感覺。思及至此,我即刻向附近的停車場租借車位,把車位移出後,試著重新設計(第三案)。




►第三案/一樓平面圖  思考住宅各種不同方位後,決定以正面朝向大路開放,且放棄停車場的方案。在靠近路邊的空間採用能多方使用的開放式空間。種植馬刀葉椎做為庭院的象徵。


►第三案/二樓平面圖  原本在一樓的開放空間上方留設露台,這個部分在第二期工程改成陽臺。

我們可以看到,在房子前方做一個寬廣的開放空間,得到一種舒暢感。

這個空間可以放孩子們的腳踏車,天雨時也能當成晾傘的場所。五彩繽紛的傘如花開般美麗。有些時候也能變成孩子們的桌球場或是呼朋引伴的烤肉區。

同時,這裡也成為和鄰人們站著談天的場所,以這個空間為媒介漸漸擴展與鄰居間的往來,這處場所最近成為和鄰居們的睦鄰會而大大活用。




►將來的增建改建方案  因應家族成員及生活型態的變化,想出各樣的增改建型態的方案。上面為二樓部分,下方則是將開放式空間改建成房間的樣式。

不用說,這個空間比起成為方便的車庫,倒不如做為和親切的鄰居來往的場所,就長遠來看,後者還比較有意義。

如果當初蓋的是停車場,如此與暖人心懷的鄰居們往來的事也許就不會發生了。

 


►睦鄰會的情形  家人習於在開放空間烤肉,此舉也有助於和鄰居們培育出融洽的感情。
 

►建築正面景觀  平時這個開放空間也可以做為擺放腳踏車的場所。
 


中山繁信『住まいの礼節―設計作法と美しい暮らし』1-1,元根建築工房翻譯

小哀